环境靓起来 生活美起来——山南市持之以恒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成效U5a中国藏族网通
进村没有垃圾、入户不见闲杂,小康房鳞次栉比、水泥路通村入户……走在山南市的农牧区,总有一座座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入画而来。U5a中国藏族网通
近年来,山南市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持之以恒开展改善提升行动,促进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有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达标向提升、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U5a中国藏族网通
(相关资料图)
因地制宜改造治理U5a中国藏族网通
生活品质实现大提升U5a中国藏族网通
2019年,隆子县加玉乡庞村在建设边境小康村过程中,家家户户都把厕所移进室内,把旱厕变成水冲厕所,彻底告别了“三面低矮破围墙、一个蹲坑,雨天湿、夏天臭、冬天冷”的窘境。U5a中国藏族网通
说起厕所改造,庞村群众白玛央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经过改造,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排气扇一打开,就能把厕所的湿气和浊气都排出去,干净卫生,孩子和老人上厕所也更方便了。”U5a中国藏族网通
小厕所,大民生。山南市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原则,深入推进农牧区厕改工作,卫生厕所普及率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农牧区建设卫生厕所户数5.9万户,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76%。U5a中国藏族网通
与此同时,山南市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U5a中国藏族网通
以乃东区昌珠镇为例,该镇综合考量群众实际需求、村庄分布、转运距离等因素,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收运处置模式,做到生活垃圾增量动态清零,杜绝了垃圾乱堆乱放乱扔。U5a中国藏族网通
目前,山南市83个乡镇共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55座,覆盖53个乡镇;全市570个行政村(居)中546个覆盖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6.9%。许多影响乡风乡貌的垃圾顽疾得到处理,群众生活满意度、舒适度不断提高。U5a中国藏族网通
美化村庄全民参与U5a中国藏族网通
乡村环境实现大改善U5a中国藏族网通
“村庄是我家,美丽靠大家。”山南市在开展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广泛发动农牧民群众自身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U5a中国藏族网通
浪卡子县浪卡子镇积极动员群众开展“四拆”整治,近两年来累计清理乱堆乱放农家肥和砂石料369处,拆除私搭乱建车库232个、残垣断壁62处、危旧房屋5处;加查县在虫草采集点推行积分兑换,群众主动把垃圾带回驻点,集中堆放、集中清运,确保“人退草净”……全市各地群策群力、主动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宜居新村。U5a中国藏族网通
当前,山南市有自治区级美丽休闲、幸福宜居示范村56个,措美县、扎囊县、琼结县等先后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U5a中国藏族网通
2022年,山南市实施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项目34个,项目涵盖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内主干道路和入户路建设等方面,目前已开工建设33个,完成投资5.46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为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强力支撑。U5a中国藏族网通
随着整治行动持续开展,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带来的不只是“面子”的变化,更是“里子”的改变。U5a中国藏族网通
建章立制久久为功U5a中国藏族网通
整治工作实现常态长效U5a中国藏族网通
人居环境是动态变化的,整治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整治成效关键要靠制度。U5a中国藏族网通
自2021年山南市委成立人居环境整治专班以来,就牢牢将制度建设抓在手上,形成了一套务实管用的制度举措。U5a中国藏族网通
围绕农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山南市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制定出台评价考核方案,建立起责任管理、督导评价、公开监督、信息反馈等多项制度,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到制度化轨道。U5a中国藏族网通
同时,山南市还建立专项奖励制度,明确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奖励资金,在每季度开展整治成效评比工作,奖励年度“优秀县(市、区)”“十佳乡镇”和“先进村(居)”,大力营造“抓乡、带村、提县”的推进氛围,激发基层积极参与整治的能动性,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项目化、责任落实高效化。U5a中国藏族网通
通过近一年的运行,这些制度举措正在发挥巨大效用。一大批富有特色、设施完善,乡风乡景乡味浓郁的美丽休闲、幸福宜居、干净整洁村(居),如珍珠般闪烁在广袤的雅砻大地,展现着和美乡村的时代画卷。U5a中国藏族网通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