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天津北方网讯:6月8日,首届“海河医保论坛—2023医药集采政策发展趋势研讨”活动在滨海新区举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
首届“海河医保论坛”,以“2023年医药集采政策发展趋势”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医疗机构广泛使用集采产品,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准确把握医药集采政策、适应市场需求,以充分发挥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在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推进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系统集成,保障群众获得优质实惠的医药服务。
论坛由天津市医保局与滨海新区政府共同举办,来自国家医保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生产兵团医保局及医保协会、“三医”领域专家学者、头部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医疗机构代表等参加了这次论坛。
“围绕医药集采政策发展趋势深入进行研讨交流,对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将助力生物医药企业把握医药政策发展趋势,熟悉医疗机构实际需求,明确医药产业未来市场战略和发展方向,实现保民生与助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栩冬同志表示。
会上,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田指出,“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历史性降低了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系统性重塑了行业生态,整体性推进了‘三医联动’改革,擦亮了医疗保障的民生底色。我们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与各省医保部门进一步密切协调、通力合作,一如既往地服务好两定机构和医药企业,不断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确保群众持续享受到改革成果。”
据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李龙介绍,目前新区已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800余家,上市企业11家。建设细胞生态、合成生物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3家海河实验室,拥有凯莱英、海河生物等专业CRO、CDMO服务机构20余家。设立远翼医疗、元希海河等10余支生物医药领域专业基金,规模超百亿元。建设“京津冀特色细胞谷”“生物制造谷”“小核酸产业园”等创新集聚区,打造京津冀生命健康、天津细胞产业等国家级产业集群,2022年,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508亿元,占全市六成。
主旨演讲中,现场五位专家对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相关理论、政策、经验、趋势、展望等方面做了深入总结和分析,让与会人员对集采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圆桌会议围绕“适应集采促进医药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广西、天津等地区医保、卫生健康、药监等部门领导和专家,生物医药企业及医疗机构嘉宾立足自身岗位职责,从不同角度对集采工作的组织以及落地使用、质量保障、产品供应等实际操作方面做了充分讨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接下来,新区将在国家医保局、天津市医保局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承办和参与各类集采活动,切实做好滨海新区医疗系统集采产品的落地和使用,释放医保改革红利,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实现滨海新区医保、医疗和医药高质量发展。”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张兴瑞表示。(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 天津日报记者 王睿 摄影 刘乃文)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