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察:老人缘何把手机当“亲人”?

时间 : 2022-08-21 15:47:34 来源 : 北方网

天津北方网讯:本报昨日刊发《“银发低头族”被手机“绑架”》一文,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不少老年读者致电本报,诉说沉迷手机背后的原因。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应用心理学副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军,对沉迷手机的老年人心理进行深度剖析。

生活寂寞缺爱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了你们昨天的报道,我深有感触。我就是拿起手机放不下,短视频一刷就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就过去两三个小时。”67岁的市民陈大爷告诉记者,自己一个人生活,孩子不在身边,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手机就成了打发时间的工具。他尤其喜欢刷短视频,只要动动手指,就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陈大爷说,孩子工作忙,为了能视频聊天,专门给他买了智能手机。起初还不怎么会用,但是随着对手机功能的熟悉,陈大爷玩手机越来越溜,“停留”在手机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无独有偶,安徽淮南一87岁老人收到孙女送的智能手机后,也是越玩越上瘾,甚至没时间打理自家的菜园,菜地都荒废了。

“儿女不在身边,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如果再没有一些爱好,老年人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本市心理专家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年人的子女大多是30岁以上的中青年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而且不少人还是独生子女,会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工作中或下一代人身上,对老人的关心多少有一些欠缺。面对这种现状,老年人要多理解,子女们也应尽量找时间多关心父母,不要让他们把手机当作亲人。与此同时,学会如何控制使用手机也是老年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手机社交成主流

“我有50多个微信群,大部分社交活动都在手机上,像我这样的老年人有很多。”李军坦言,自己已经70岁了,也是老年人,作为心理咨询师,她也在关注“银发低头族”现象。

李军认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老年人的社交主场逐渐转移到线上,加微信好友、加入各种群聊、给朋友圈点赞,甚至在短视频平台送礼物也慢慢在老年人群体中风靡起来。这一现象的背后,恰恰是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在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怕“掉队”、怕“被疏远”的情绪,会随着社交渠道的变窄而越来越明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会不断延长手机社交的时间。

李军直言,她起初也在各个群里不停回复他人的信息,深感疲惫。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后,李军逐渐减少了使用手机的时间。“我们要明白手机的用途是什么。对于我来说,手机是交流的工具、学习的软件和交友的平台。手机要为我所用,而不能被其‘绑架’。于是我慢慢退出一些群聊,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读书上面,有沟通需要时才会拿起手机。其实,老年人都需要好好想想手机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手机虽然在社交方面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影响了人和人之间的真实感情交流,侵蚀了亲情、友情、爱情。成天面对手机,就连生活在一起的老两口儿都会减少交流。因此,老年人每天应该拿出一些时间和老伴儿聊聊天、说说话。

自控力约束减弱

经常说孩子缺乏自控力,其实在使用手机方面,老年人更需要提高自控力。李军分析,除了睡觉、吃饭、做家务、锻炼身体以外,老年人不需要安排什么“任务”,时间观念和自控力也就随之减淡,才会沉迷于手机网络中。“老年人年纪大了,子女不敢说也不敢问,缺乏外界约束。如果自己没有定力和时间观念,24小时都看不完,就真成了‘手机奴’。所以,老年人更需要学会有节制地看手机。”

此外,缺乏自控力还体现在痴迷网络购物的老年人身上。他们总想买便宜东西,担心错过优惠价格,贪便宜的心理占了主导地位。商家正是利用了老年人这样的心理不断推送商品,让老年人深陷其中,不知不觉买了很多不实用的物品,这部分老年人更要提高自控力。(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标签:

相关阅读

X 关闭

X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