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头条丨【津城图事】“会画画”的小站稻 你见过么?

时间 : 2022-09-22 08:32:41 来源 : 北方网


(资料图)

喜迎二十大

迎盛会 铸忠诚 强担当 创业绩

天津北方网讯:一缕清风,一片稻田,丰收景象尽收眼底。近日,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的3D稻田画在50亩田地里“肆意生长”,成为网红打卡圣地。

这幅3D稻田画位于会馆村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走在田间,大片大片的水稻随风摇摆,看不出他们的与众不同。但登上观景台后,你便会看到两幅用天津小站稻“画”出的3D效果稻田画。一幅是有拖拉机、无人机的“小站稻 乡村振兴”,一幅是“画”着天安门、白鸽、花朵的“喜迎盛会”。

整幅3D稻田画以绿色为主基调,加上紫色、黄色、浅绿色等不同颜色的水稻,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如此巨大的图案是怎样“画”在田里的?靠自然条件生长变化的水稻怎么能这么“听话”,长成想要的图案呢?会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一一做了解答。

栽种前,技术团队利用卫星定位、3D技术进行数字测绘,制作出平面效果图和种植网格施工图,依据图样栽种不同颜色的稻谷。栽种下去后,会定期查看效果,组织工人及时修正、补苗。“考虑到安全问题,景观台仅有9米高,但9米的高度并不能一览平面效果的稻田画全部风采,3D效果便应运而生。”郑加林解释说,观景台就是最好的观景点,“3D稻田画的欣赏是需要一定角度的,因此在创作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保证在观景台能看到最佳画面,高一点、低一点图像都会有变形。”

“村里特意聘请了两位农民专门管理这50亩地,比照顾孩子还要精心,每天都要扒开秧苗看看根黑了吗、长虫了吗。”郑加林说,在现代化耕种的模式下,1个人能够管理两三百亩田,而之所以需要2个人管理50亩地的稻田画,是希望能够为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增添节日气氛,“不到最后长成那天,谁也不敢说成功,就像拆盲盒一样。”

除此之外,会馆村较之往年的荷花、水稻、玻璃栈道等项目外,今年还增加了民宿、夜景音乐喷泉、吃稻田蟹等新项目。也正是在2021年,村里决定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人多的时候一天能有7000多人,今年稻子还没有彻底黄起来的时候,周末也能来个四五千人,热闹极了。”村民说道。

从2017年起,会馆村恢复种植小站稻,从试种200亩,到300亩,再到500亩……如今600亩的核心种植区,让20多位“60后”农民有了新的事业。出人意料的是,产量和品质也一年比一年好,“我们不仅为了村民钱包越来越鼓,更是为了振兴小站稻,让小站人、天津人更有自豪感。”郑加林说,这就是农业带给他们的魅力。(津云新闻记者/王敬怡 摄影/姜晓龙)

标签:

相关阅读

X 关闭

X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