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卷──逐“绿”前行抢先机_快看点

时间 : 2022-12-23 07:39:45 来源 : 天津日报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相关资料图)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在津沽大地上

天津北方网讯:北风吹过,芦苇婆娑,徜徉在天津港保税区的西四道湿地,一幅以生态为底、绿色为径的动人画卷清晰可见。

“大鸭梨儿跑团”成员们周末再次集结出发,经过这里,从工业繁华纵身跃入自然野趣。

这座生机盎然的湿地公园除了供市民休闲,还隐藏着泵阀设备和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地表雨水经过湿地再次净化后重新进入景观湖。如今,我市像这样空气清新、景色秀美的工业园区越来越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市生态环境局把“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贯穿至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夯实绿色根基不动摇 治污减排量化指标

11月8日,新一批20辆“蓝绿白”三色涂装氢能重卡呈一字纵队缓缓驶入厂区,正式入列使用,标志着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向前再迈一大步。

“我们已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大宗物料及产品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到12月底,氢能源重型营运货车数量将达到120辆,累计运量超150万吨,运行达180万公里,减排二氧化碳1656.9吨。”

荣程集团党委书记柴树满说,在市生态环境局专家手把手帮扶指导下,集团绿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目前已基本具备国家钢铁行业A级环境绩效水平评定资格,减污降碳管理水平、工艺装备结构全面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对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清洁运输比例的复核,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我们提前介入,就是为了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缩短获得A级环境绩效评级时间,确保企业能够尽早享受到国家和我市给予的政策红利。”市生态环境局企业绩效分级帮扶组组长、大气处处长王文美说。

包括荣程钢铁在内,全市现有4家长流程钢铁联合企业已全部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市生态环境局优化产业链环境绩效分级管理举措,助推我市更多企业实现绿色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今年已帮扶全市266家企业达到国家绩效A、B级或引领性水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近日,市生态环境局校准绿色标尺,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按季度监测评估工业园区、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为相关管理部门推动绿色转型提供参考。依托工业园区污染物监测平台,自动归集数据、分析研判趋势、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园区、企业提升改造,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整体来看,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污染物排放强度、50个工业园区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4个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强度稳中有降。”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李志军介绍说。

1至10月份,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1%,优良天数222天,同比增加3天,环境空气质量达到10年来最好水平。

提升环境基础不松劲 生态扩容稳中求进

保护绿水青山,我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蹄疾步稳。

随着污染治理不断深入,减排空间逐渐收窄,新建项目需要的可替代总量指标面临时间不衔接、空间不平衡等问题浮出水面。对此,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提出“先用后补、跨区调剂”,各区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先上建设项目、后落实减排指标,也可与其他区进行指标互换或有偿调剂。

同时,建立健全可溯源、可查询的污染物可替代总量指标管理台账,确保“先用后补、跨区调剂”真实、可靠、能落地。

今年,市生态环境局财务处探索推广绿色开发模式,广泛开展调研,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指导服务相关区谋划申报生态环境导向(EOD)项目。“我们与国开行天津分行开展战略合作,为我市EOD项目提供低息长期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宁河区、滨海新区、静海区等总投资约350亿元的4个项目尽快授信。”市生态环境局财务处处长张凯介绍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如何解好这道题,市生态环境局给出了答案,就是谋划建设一批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比如推动大港电厂减容量替代改造,垃圾焚烧企业对标升级,37个产业集群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改造,建设港东新城、泰达等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工程,建设土壤修复工厂,集约、高效治理污染土壤……

“从10月下旬开始,北大港湿地便有大量候鸟飞临,到目前,已有近40万只候鸟在这里落脚,种类近70种。”长期研究湿地鸟类的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中心主任周滨说,随着全市湿地生态不断修复,环境持续变好,已有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天津歇脚,其中还有大量候鸟成为留鸟,在这里栖息、繁殖。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武瑞说:“我们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一刻也不能等的紧迫感,为推动全市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抢得先机。”(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标签: 人与自然 生态环境

相关阅读

X 关闭

X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