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天津北方网讯:提起“核能”,咱老百姓既关注又觉得它很神秘,特别是近期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中,3000余枚核弹“炸月球”等科幻场景,在向大家展示未来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亦有不少硬“核”科普知识引起市民的好奇和热议。月球真的能被炸毁吗?核能开发能否达到作品中科学幻想的程度?现实生活中核能量都有哪些应用?针对这些“小问号”,天津市核学会副理事长、核技术专委会主任杨斌对相关核知识进行了通俗易懂的科普解读。
“3000多枚核弹炸月球的电影情节,从目前的核物理知识和对月球观测结果来看,炸毁月球是不能实现的。”杨斌解释道,从人类角度讲,数千枚核弹能量很大,但如果是在宇宙层级上,能量就比较小了。“举个例子,1945年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折合TNT爆炸当量相当于2万吨左右。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氢弹是苏联在北极的新地岛附近引爆的,这个巨型氢弹当量约为5000万吨。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是人类首次观测到的太阳系内天体撞击奇观,其中最大的一块碎片撞击时就释放出相当于约6万亿吨TNT的能量,而它的爆炸效果,仅是扰动了木星表面的大气层,产生了一些可恢复的痕迹。”他表示,数千枚核弹的爆炸效果还不如彗星撞击木星的能量,因此从能量角度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杨斌告诉记者,电影中设定的情节是将核弹放置在月表的环形山中,通过核聚变方式引爆月球里的氦-3。“但电影中的设定和目前观测到的月球情况不一致。现实中,月球的内核和地球、火星、金星等一样都是铁,但铁发生裂变和聚变都需要吸能,核反应没法持续,更不可能爆炸。月球表面上确有太阳风带来的氦-3,但月核是没有大量氦-3的,所以不具备聚变爆炸的可能。”
核能真的离我们很远吗,它有哪些应用?“核能和其它所有能量一样,都能为人类所用,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核电站和核反应堆。我国的核电技术在世界上处于先进行列。核反应堆作为动力装置,我国已有核动力潜艇,也一定会有核动力航母,未来还可能会出现核动力卫星、核动力外太空飞船等。”杨斌表示,医学领域还有核医学检测技术,部分城市也开始推进核电余热供暖、海水淡化等。
杨斌还提到了目前世界最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可控核聚变。“可控核聚变就是我们说的‘人造太阳’技术,因为它和太阳都是利用氢核聚变成氦核的核反应。可控核聚变如果实现,人类将有望不再会为能源短缺而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可控核聚变的实现,可以说将对未来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