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崛起“她力量”

时间 : 2023-03-09 13:41:23 来源 : 天津日报

天津北方网讯:15年前,一位眼里满是星光的女孩走进了舰船惯性导航的摇篮──位于我市的中国船舶第七○七研究所。为提升我国远海作战能力,李晓平带领技术团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向“卡脖子”难题发起进攻。

时光荏苒,如今的李晓平更加坚定,已成为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青年科学家的她,带领着技术团队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项目,研制出我国首套惯性/重力自主导航系统原理样机、工程样机,成功突破了重力梯度测量多项核心关键技术。2022年依托“问海1号”,首次实现水下重、磁、水深同步测量与匹配定位试验验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从探索前沿科技,到突破应用难题,一大批像李晓平这样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舞台上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她们正用科学改变着世界。

重要力量 撑起科技“半边天”

来自市科协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市女性科技工作者约18万人,占全市科技工作者比重超过60%,成为天津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女性科技工作者不折不扣地撑起了科技“半边天”。

“从主持承担各级科研项目、所获科技奖项、发表论文、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多个维度看,越来越多优秀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天津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唐娜说,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已吸纳包括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内的36个会员单位,吸纳个人会员536名,涉及新能源、大数据、生态环境、电子、农业等多个领域。

女性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日益优化,激发了广大女性投身科研、攀登科学高峰的热情。我市已形成引才、聚才、育才、留才全链条女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系统,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领域,均有女性科技人才揭榜挂帅。

多种因素 阻碍女性科技人才发展

“从科研角度来说,科学研究不分性别。但不可否认,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确实会遇到一些男性遇不到的难题。”在采访中,一些女性科技工作者坦言,无形的“天花板”使得她们在科研领域向上攀登的难度加大。

一组统计数字显示,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数为159.9万人,占研究生总人数的50.9%。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到金字塔顶端,女性的身影越少,不论是两院院士及各类顶尖人才的评选,还是承担各种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女性的比例都不足10%。

采访中大家普遍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导致的社会分工,使女性过多陷入琐碎的家庭事务中,一定程度影响了女性的社会发展空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的联合调查显示,已婚女性每天在照料家庭成员、做饭、清洁、日常采购等家务劳动方面花费的时间平均为154分钟,约为男性的2倍。

女性承担着孕育、哺育下一代的任务,科技人员出成果的黄金年龄也恰是女性养育孩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果缺少来自社会、家庭的支持,她们的科研生涯很容易中断,一些女性不得不从科研一线转到管理辅助岗。此外,目前大多数女性科技工作者退休年龄为55岁,科研生涯无形中比男性缩短5年、甚至更长。

此外,女性科技工作者在职级晋升、发展空间、以及自身的局限性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她们向上发展。

政策扶持 助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发展

“女性科技工作者需要更多的平台、机会、资源和信任,她们的潜力和贡献应该得到更多重视。”市妇联发展部副部长周瑞青说,近年来,结合国家战略、女性科技人才特点以及她们的成长需求,我市在助力女性科技人才创新、进步与发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市妇联联合十部门出台了《实施“巾帼科技创新海河计划”的若干措施》,共七大项、23条具体内容,充分体现了性别平等、机会平等,特别提出“实施人文关怀”,在退休、哺乳期、心理健康等服务上,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了良好环境。

“结合市里的扶持政策,我们院也出台了专门措施。”市农科院院长程奕介绍,在本院青年创新基金项目中单独设立了1项女性科技人才专项,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承担青创基金项目,允许女性申请人年龄比男性申请人年龄延长1岁;为孕期哺乳期女性提供多方支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生育后重返科研岗位的女性科技人员申报本院女性科技人才专项,允许女性科研人员因生育或处于孕哺期延长结题时间、延长岗位评聘考核期限;充分尊重女性科技工作者个人意愿,经组织批准,2名女性科技工作者选择60岁退休,延长科研生涯。

政策的实施、平台的搭建,助力我市科技人才“金字塔”塔尖更尖、塔身更强、塔基更实。(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