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近年来,民宿成为旅游新业态,民宿管家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日前人社部公示了18个新职业,民宿管家位列其中。他们满足了游客对“家”的期待,随时为客人解决住宿困扰,还可以帮客人拍照、陪客人聊天。谈及对于这份工作的理解,蓟州区的民宿管家于文凤和刘爱表示:就像家里来了客人,当然要用心招待好大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51岁的于文凤原来从事销售工作,去年一边办理退休手续,一边在公司的新产业民宿办理入职,正式成为一名民宿管家。于文凤家在大港,民宿在蓟州区西井峪,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但她却乐此不疲。
于文凤管理着17间客房、9名员工,从在线上和客人沟通、介绍民宿、确认行程,到客人抵达后帮忙拿行李、安排用餐、规划出游路线,甚至亲自带路出行、准备急救包等,为客人提供的服务事无巨细。“我的日常工作就像管理自己家一样,只不过这个家要大一点。”于文凤说。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民宿管理,但是于文凤喜欢旅游,住过很多酒店、农家院和民宿。成为民宿管家后,她经常换位思考,自己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经营时就会满足客人相应的需求。
与酒店和农家院相比,民宿的优势是什么?于文凤认为,农家院比较个性化,各方面的服务没有统一标准,提供的服务也是最朴实的;酒店环境好,岗位分工明确、规范,但客人和管理人员的接触很少。有温度的服务是民宿的一大优势,让客人感觉宾至如归,不仅可以吸引回头客,大家还能成为朋友。“做好民宿管家,难就难在要把民宿当成自己家来用心维护、管理,把游客当成自家的客人。”于文凤的微信名叫“26℃管家于姐”,因为26℃是一个非常舒服的温度,她希望能让客人享受最贴心的服务。
全能型的游客顾问
有温度的服务还体现在与客人的交流方面。“很多人都有来自家庭、工作的双重压力,他们在熟人面前不愿提起,但是会和我倾诉。”有一次,于文凤和客人在微信沟通订房事宜时发现对方的情绪很低落。见面后,这名女士和于文凤聊了整整四个小时。快一个月没回家的于文凤原本要回大港,但她仍然耐心聆听客人的心声,两人也因此成为朋友。
于文凤真心实意地为客人服务,也时常从客人那里收获感动,有的客人还会主动帮她收拾餐桌。同是民宿管家的刘爱也有这样的体验,客人们来住宿时会给她带一些牛奶和零食,让她备受感动。
刘爱今年29岁,是蓟州当地人,在一家民宿管理着10间客房和两名保洁。“每天9时上班,22时下班。除了安排两名保洁的工作,早上送客人离店、负责线上客服、给客人办理入住、拿行李、安排车位、聊家常也是我的工作内容,反正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刘爱用“丰富”来形容她的工作内容,直言这和自己应聘这个岗位时想的不太一样,“开始以为就是应聘一个农家院的前台,但实际上工作比想象中多很多。民宿注重服务,对民宿管家的要求更高,要用心接待、服务好每一位客人,确实挺累。”
经过两年的锻炼,刘爱调侃自己已经变成了“全才”,门锁坏了会修,电灯坏了会换,学了不少技能。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人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新职业标准,并指导培训机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开展培训。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民宿管家呢?作为先试先行者,于文凤和刘爱给出的答案是一样的:除了责任心,还要有爱心,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客人,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标签: 宾至如归
X 关闭
X 关闭